颈椎病中医分型与治疗颈型
颈型颈椎病,又称“落枕型”颈椎病,局限性颈椎病,其临床症状主要颈型颈椎病中医分型与治疗表现为颈项僵硬,酸胀疼痛,后枕部及项背部均有所累,但颈部活动范围一般不受影响,常无手及上肢肩臂症状,为颈椎病中最轻型。多由于先天肝肾不足,后天复感风寒湿邪及筋伤劳损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3型治疗: 1.痛痹型:指征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加减; ①眩晕耳鸣加石决明钩藤天麻羚羊角粉 ②目干涩昏花加枸杞子菊花谷精草 ③血虚加阿胶 ④阴阳两虚加鹿角片桑寄生杜仲牡丹皮。 给大家一穴可救颈椎病 一穴可救颈椎,现代人都忘了我国先祖在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疗颈椎病的妙穴。 这就是大杼穴。 大杼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古代人称椎骨为“杼骨”,大杼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 这个穴位的来头,是在我国中医学的重要典籍里面,大杼穴被称为“骨会”。什么意思呢?我们全身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皆有会穴,也就是对其有特殊调节作用的代表性穴位。其中,骨之会,就是大杼穴。《难经》里面明确指出:“骨会大杼”。 元代的医学家滑伯仁就说:“骨者髓之所养,髓自脑下注于大杼;大杼渗入脊心,下贯尾骶,渗诸骨节,故骨之气皆会于此”。意思是说,能够濡养骨骼的骨髓,下注于大杼,并且从大杼去入身体的脊心和骨节。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大杼穴是骨会穴。 就大杼穴而言,它作为膀胱经之要穴,同时也是督脉之别络,同时还是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因此对于通达阳气,活血化瘀、散结行气,是绝对有帮助的。而颈椎作为阳气通达于脑的要冲之地,也必然可以借大杼穴之力来活络气血。从这些角度来看,大杼穴缓解颈椎病所带来的疼痛,是不可置疑的。 所言:“颈项痛不可以俛仰,……大杼主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转给患者必积阴功!! 三十而立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cf/2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腰疼腿麻桑寄生三七,解决多年老腰突
- 下一篇文章: 肌肉拉伤可以食用壮腰健肾丸治疗么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