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一年两度伐枝柯,

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是汝,

却教桃李听笙歌。

——明?解缙

桑为本草倾所有

桑是我国最早的经济植物,古人居处必有桑,因此以桑梓代表故乡。

桑是诗经中多见的物种,《诗经·豳风·鸱鸮》曰:“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历代涉及桑的诗文典故也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成语“未雨绸缪”的典故。比喻善于经营谋划,防患于未然,也作“桑土之防”“桑土之谋”“桑土绸缪”。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根剥皮(桑白皮),叶被炒炙(桑叶),枝被炮制(桑枝),果被晒蒸(桑椹),树中结节(桑瘿),柴烧为灰(桑霜),甚至寄生物(桑耳、桑寄生)皆可入药。可以说,桑为本草贡献了它拥有的一切。

最常入药——桑叶、桑白皮、桑枝、桑椹

源于桑科植物桑树的干燥老叶(桑叶)、根皮(桑白皮)、嫩枝(桑枝)及成熟果穗(桑椹)。

桑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为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头痛、咳嗽及咽喉肿痛;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证。

用法:5~1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功效为泻肺平喘,利尿消肿。此外,尚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用于肺热咳喘、痰多之证,以及浮肿、小便不利之水肿实证及高血压病。

用法:10~15g。

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功效为祛风通络,尚能利水。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

用法:10~30g。

桑椹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用于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或消渴;阴亏血虚的肠燥便秘等证。

用法:10~15g。

与桑相关——桑霜、桑瘿、桑耳、桑寄生

桑霜,源于植物桑树,是人们把桑树的枝干和木材烧制以后取灰加热水浸泡,并搅拌均匀,静置几天,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

桑霜味甘,性凉。功效钻筋透骨,解毒消肿,散积。

用于痈疽疔疮;噎食积块。

用法内服,3~6g,冲烊入汤剂。外用适量,涂敷。

桑瘿,源于桑科植物桑的老树枝上的结节。

桑瘿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功效祛风除湿,止痛,消肿。

用于风湿痹痛,胃痛,鹤膝风。

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以陈米醋磨服,取泻,甚效。泻后,急服补中益气汤。(《岭南采药录》)

用法:煎汤内服,3~9g;或酒浸、醋磨服。

桑耳,生于桑树上的菌,别名桑菌。可食。亦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木耳》引陶弘景曰:“桑耳,桑檽,又呼为桑上寄生,名同物异也。”

桑耳味甘,性平。归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散结。

用于衄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喉痹;症瘕积聚等。

用法: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桑寄生,《本草纲目》称,桑寄生是由鸟雀叼衔果子停歇在桑树上啄吃,其中的一些种子粘落在桑树枝上或破损处,随后这些种子直接吸收桑树的水分和养料,慢慢长成的一株株寄生植物。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

用法:9~15g。

神仙花茶桑叶清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本草纲目》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

桑叶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利水等功效。

桑叶20克、菊花20克、葛花20克,每日1剂,开水冲开当茶服,适应于自觉内热而触皮肤体温正常的消渴症。

鲜桑叶60克,鲜枸杞苗30克,鲜车前草3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有利尿、清热作用。

取冬桑叶20克,菊花15克,黄豆60克,白糖30克。将黄豆浸透,同桑叶、菊花一起加水适量,煎后去渣,放入白糖,待溶化后即可饮用。每晚一次。此方具有清肝明目、消炎散风热的作用,对急性眼结膜炎及眼部红肿赤痛有良好的疗效。

桑叶12克,菊花、银花各30克,山楂15克,用沸水冲泡4次,每次10~15分钟,代茶饮。适用于高血压、高胆固醇、动脉硬化等症。

取干桑叶、干菊花各20克煮水,当茶频服,对温邪、热邪所引起的发热有凉解作用。

用新鲜桑叶克、参须20克、红枣50克,以3碗水熬成1碗服用。此方对慢性肺炎有作用。

药食两用桑椹补

桑椹不仅是一款甘甜美味的水果,还是一味可以滋阴补血、补益肝肾的药材。

桑椹除了鲜食外,还有多种使用的方法,如桑椹粥、桑椹茶、桑椹酒。

桑椹粥的做法很简单:将煮好的大米白粥、小米粥、麦片粥等,调入桑椹粒和桑椹汁即成。该粥可通便养胃、消暑清热。

桑椹茶:先在杯内放入适量桑椹果粒,若要热饮则冲入热开水;天气热,则可直接冲入冷水及加冰块,搅拌均匀即成为一杯口感美味的桑椹茶。桑椹茶风味甚佳,具有护肝明目、助眠及美白皮肤的作用。

桑椹酒:准备桑椹克、大米克、酒曲适量。取桑椹捣汁煮沸,将米煮熟,沥干,与桑椹汁搅匀蒸煮,加入酒曲适量搅匀,装入瓦坛内;将瓦坛放入棉花或稻草中发酵,根据季节气温不同,至发酵到味甜可口时即可取出饮用,每次4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桑椹能补肝益肾、熄风润燥。此酒甘甜可口,亦食亦药,常饮可滋补肝肾。

1、桑椹性质偏寒,因此脾胃虚寒、大便溏稀的人最好不要吃。

2、在煮粥时,忌用铁锅,以砂锅为好。

3、根据《本草新编》载:“桑椹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

□编辑:丁自娟

□审核:doc.dingzj

往期精彩回顾

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

春天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饮花解春困,清茗酬知音

胆心何相照,睡好子午觉

保“胃”战,从健康早餐开始

养浩然正气,拒百毒千里

忠告:若非万不得已,请于23时前入睡!

·END·

宁海县治未病中心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cf/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