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突如其来脚抽筋,让人痛得咬牙切齿,不断揉打、抓捏都难以遏止,若是原本睡眠质素欠佳,再受这种困扰,可谓屋漏逢连夜雨!脚抽筋的现象在任何年纪都可能发生,以中老年人较常见;其指夜间休息时,腿部周遭肌肉收缩,痉挛抽痛,一般持续数秒钟到10分钟不等,可以自行缓解。

脚抽筋西医学名为「肌肉痉挛」,虽未有明确发病原因,大致可归纳为神经肌肉病变、甲状腺机能低下、血糖偏低、血钙偏低、体液过度流失、血液循环不良等引起。坊间流传睡前喝杯红糖水可有效减轻脚抽筋,到底有没有根据?中医又点睇脚抽筋?

肝主筋,脚抽筋是肝告急讯号?

中医师指,从中医学角度,肝主筋,是指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主要合于筋。筋,包括肌肉、韧带、肌腱等全身筋膜,其生理功能的维持需赖肝血的滋养。若肝血不足,则动作迟钝、关节活动不灵;肝阴不足,可致筋痿不用;肝风内动,则可出现痉挛抽搐等。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

内经中提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是否代表食甘就是要喝糖水?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为血海,体阴而用阳,所以用酸味补,五味各随所喜而入五脏,这是他提出补用酸,补的是肝阴,补的是肝体。而「益用甘味」意即甘味之药如黄芪、甘草、饴糖等能益肝。中医指,虽没有研究明确说喝红糖水能治脚抽筋,但红糖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对促进健康有绝对的正面效用。红糖性温味甘,可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然而,日间我们的各种食物中已含人体需要并足够的糖份,所以总不能每晚喝一杯红糖水,过量摄取糖份,反而可以导致体重增加及其他健康问题。

标本同治:必须调理肝肾

中医师言「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筋失所养,为外邪所客。」是脚抽筋的主要症结所在。脚抽筋多发生于中年以及老年乃因体机退化,中老年人多肝肾不足,遇风邪则伤于筋。另外,肝脏负责贮藏血液及调节血量,当身体休息和睡眠时,血液需要量减少,多余的血液回流肝脏;运动或工作时,血液需要量增加,肝便将贮藏的血液输送全身。晚上睡觉时,营养肌肉筋腱之血更少,尤显不足,故此晚间发生多见。故根治抽筋问题应该处理风、寒、湿、热等标症之余,兼调理肝肾,方为治本之道。小腿抽筋在传统中医学属「痹症」范畴,俗称小腿抽筋、脚转筋。常见临床分型与汤水如下:

3种常见临床分型与食疗

1.寒湿阻络型

症状:肢冷沉重,经常发生小腿及脚趾抽搐、疼痛,或有足踝浮肿,得温痛缓,舌苔白腻,脉濡。

食疗推介:桑寄生蛋茶

材料:桑寄生1两、仙灵脾3钱、怀牛膝3钱、赤芍2钱、云苓4钱、红枣4粒、干姜3钱、红糖适量、鸡蛋2至3只

制法:将以上材料洗净,先将鸡蛋煮熟去壳,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加适量红糖便可饮用

功效:温经袪散寒、柔肝止痛

(图片来源网络)

2.气血两虚型

症状:小腿或脚趾抽搐疼痛,屈伸不利;患者多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唇甲淡白、舌淡白、脉弱

食疗推介:参芪乌鸡汤

材料:党参5钱、怀牛七3钱、川木瓜3钱、全归片4钱、北芪4钱、白芍4钱、红枣4粒(去核)、生姜3片、乌鸡1只

制法:乌鸡洗净去皮去骨斩件备用,全部材料洗净,加适量清水,大火滚后转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血舒筋

(图片来源网络)

3.肝肾阴虚型

症状:小腿及脚趾肌肉僵直、抽痛、麻木,或兼有头晕耳鸣、口干烦躁、精神抑郁、胸胁胀闷,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食疗推介:黑豆牛??汤

材料:黑豆1两、生地4钱、怀牛膝5钱、女贞子4钱、白芍8钱、甘草4钱、丹皮3钱、蜜枣2个、生姜4片、牛??肉半斤

制法:牛??肉洗净,用开水汆过;其他材料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用:补肝肾,益阴血

(图片来源网络)

中医师提醒大家,偶发的脚抽筋或可不以为意,但若是常犯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潜在先兆,应积极求医。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cf/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