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邂逅槲寄生闻是艺术
邂逅槲寄生 祁河 周日原先说去黄柏塬看红叶,章霓这个临时队长遵从吴海德政委的时间,便改道周至老县城探幽。 对我来说这俩地方哪都一样,只是久违了老县城,那还是十多年前去过两次,现在是啥模样?相比更渴望再上老县城瞧瞧。 两台车四男四女上午九点从高新口上西汉高速,出涝峪口至周至马召,过仙游寺、黑河金盆水库,沿黑河走国道,一路阳光明媚、向上南溯。 章霓边开车边谝,他过去常来这块狩猎,晚间用探照灯寻猎物。有次黑漆漆见两只返光的眼睛,一枪过去却听到咚咚铃声,心想不妙。待天明爬过对岸查验,奇异是弹头只嵌进山民放养黄牛的眉心,所幸未穿透头骨,牛还悠闲的吃草。听得小彭、才旭两位美女,笑出声来。 我却努力搜寻往昔记忆:当年通往老县城的路况极差,过厚畛子镇后是沙石路,翻秦岭梁时根本错不开车,遇河时人要下来涉水,车硬从河道乱石滩冲过去。好像是夜宿水文站,那时还没通上电,有个柴油发电机,供电至晚11点。那会儿也没设立黑河国家森林公园,作家叶广芩刚到周至挂职,还没写出生态文化散文《老县城》。 从厚畛子镇进森林公园,每人收50元门票。依稀记得铁甲树、住过的小木屋,从这里也可穿越鳌太线,直达拔仙台和大爷海。由此深入秦岭腹地,水急林茂,风景如画。而道路也开始变窄,路面有数十处滚下的落石。前面吴政委、张新峰和拓拓不时停下车,来拍深秋初染的红叶,我和老伴摘了些红透的山茱萸。 大约下午一点至秦岭界,在秦岭梁保护检查站停车登记,巨大的路牌和语音自动播放器提示:您已经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请注意保护野生动物。这里为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和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站在观景台极目南眺,老县城的田园风光便已收眼底。 老县城又称佛爷坪,曾是傥骆古道要塞和清代佛坪厅所在地,历史上分别隶属西安或汉中府,因土匪杀死两任县长,县衙年搬至佛坪县袁家庄办公。现为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所辖村,距周至县城公里,离西安公里。这里群山环抱,一水西流,遗存鹅卵石垒砌的城墙与三座城门。因常有大熊猫出没和叶先生著《老县城》,被誉为北方的香格里拉而出名。 小心翼翼盘旋下至川道,跨过清澈的湑水河,平地竖起一座书有老县城字样的木檐牌楼。几头黄牛在田野中吃草,远处有几幢泥坯的瓦舍和栏杆围起的农田。吴政委领路沿湑水旁的老路,绕至东门进、再西门出,在湑水河源农家停下。待店家安排饭食,余独自由丰乐门而入,感觉老县城变化不大,依然一幅恬淡画面,只是屋舍与道路翻修一新。 店家吴彩德50出头,与我们吴政委名姓仅一字之差,便认了兄弟。老吴介绍村里常住一百多人,除经营农家乐外,他用面包车接送从黄柏塬到老县城徒步穿越十里画廊的驴友,说着又要去送刚在他家打尖的客人。 老板娘为我们烙锅盔,炒了四样土菜,她说从早忙到下午两点还没顾上吃饭。张新峰见有鲜嫩香菜讨要些凉拌,没想错将白酒当白醋调了些,倒别有一番滋味。拓拓带了昨晚熬好的鲟鱼汤,用气炉烧开十分鲜美,尤其用她炒的辣酱夹馍,让人比平时多吃了一半个。才旭看后院萝卜长的水灵,老板娘大方的让拔了四棵。洗净有尺半长的大白萝卜切片,白格生生入口,清香甜脆、妙不可言。 酒足饭饱,几个又跑到对面的田里挖了许多蒲公英,大概是老县城土壤肥沃,这儿的不论啥都长得好,蒲公英根茎有小拇指粗。心生欢喜的吴政委几个,借水管将其洗净剪下根茎带走。看看已是下午四点,天阴转凉,便踏上归途。 当遁原路返回湑水桥头时,眼尖的章霓突然停车指着对岸说了声:好东西!远远望去对畔百米开外水边,一棵叶已落尽的杨树斜叉上,悬挂着两只蓬松碧绿、即似鸟巢又像灯笼的圆球。我拍两张照片的功夫,章霓一溜烟跑到树下,等我踩着泥泞走到前来看究竟,他已经爬到树叉上对我讲这叫:槲寄生。说着将那一丛丛绿葱葱的枝条折断,扔来下来。 等小彭赶到,章霓已将那只直径在一米多的鸟巢拆完,溜下树来说:那只够不着了。我仨各抱一大捧上车,仔细观察那好东西,茎叶翠绿、枝干柔韧,顶端生两片豆芽似绿叶,分叉的小梗有淡黄色的花蕾。 章霓讲拿回家水浸洗净,切片晾干泡茶或酒,可舒筋活络、活血散瘀。其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能治疗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和慢性气管炎。其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医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有抗肿瘤作用。 好奇上百度查阅得知:槲寄生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冬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它寄生在其他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其四季常青,雌雄异株,开黄色花朵,入冬结出各色的浆果,花期4-5月,果期9-11月。如寄生于在榆树上的果实为橙红色,寄生于杨树、枫杨上的呈淡黄色,寄生于梨树、山荆子的则呈红或黄色。我国除新疆、西藏、云南、广东外都有出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米的阔叶林中,寄生于榆、杨、柳、桦、栎、枫、梨、李、苹果和椴属植物上。 据悉槲寄生的生长非常缓慢,种子萌发一般需要3~5年,长成簇丛又需5年左右,而形成较大的种群则需20~30年的时间。由于工业化进程,环境污染和森林面积减少,使得采食槲寄生果实的鸟类越来越少,导致槲寄生的繁衍更为困难,加之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人为采集,槲寄生就显得弥足珍贵。老县城海拔米,生态环境极佳,正适合其生长。 常青的槲寄生代表着希望和丰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英国被视为圣物和万灵药,用来助孕、辟邪,讲没有槲寄生就没有幸福,是生命中的金枝。另外有个神话演变成圣诞节的传统,如有女子偶尔经过或站立于槲寄生悬挂的地方,旁边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亲吻她。西方人将槲寄生比喻为爱、和平和宽恕的象征,是多子多孙的预兆。 而我国在先秦时期就认识到槲寄生,《诗经·小雅》中将槲寄生称之为茑。到了汉魏时期,人们把槲寄生、石斛、兰草等统称为寄生。《汉书·东方朔传》有(郭舍人)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颜师古注:寄生者,芝菌之类,淋潦之日,著树而生,形有周圜象窭数者,今关中俗亦呼为寄生。 到了唐宋时期,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八)有: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陆游《晚晴出行近村闲咏景物》中也有:老行将新长犊,空桑卧出寄生枝的叙述。 到了元明时期,人们认识到槲寄生的药用价值。因其药效显著还衍生出《寄生草》曲牌名,如元曲家白朴有《寄生草·饮》记载了槲寄生酒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中讲:此名寄寓他物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寓木、茑木,俗呼为寄生草。而《滇南本草》记载:寄生草,味苦、甘,性微温。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便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效。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有用者解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可见槲寄生的功效,确实奇特。 回到家中我将这难得之物切成小段,置于阳台洗净晾晒,尝试与茯茶一起煮泡,等干透后也准备泡酒来治治我的腰酸背痛。 (.10.29凌晨于文园,字) 祁河 郝小奇,笔名、祁河,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gj/10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未了寄生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