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降压有好方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糖尿病比较让人头疼的一点是多并发症,当其合并其他病证时无疑是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怎么治呢?今天为大家分享10个好方。 方1 菊花30g,干地黄10g,当归10g,枸杞子20g,白酒g。 清肝明目。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证属肝血不足者。症见头晕目眩,口干舌燥,夜寐不宁,心悸多梦。 上药用纱布包裹,置白酒罐内,密封,每日振摇1次,浸泡10天即可,每次5g,每日2次。 方2 生黄芪、茯神10g,白蒺藜12g,山药24g,麦冬10g,白薇6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牛膝15g,玄参15g,苍术6g,栝楼根6g,瓜蒌仁6g。 滋养肝肾,降火安神。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证属肾阴亏损,相火为病。症见口渴多饮,乏力,头晕头痛,失眠,多尿,血压偏高。 鸡、鸭胰各1条,煮汤代水煎药,每日1剂。 方3 紫河车、党参、淡肉苁蓉、何首乌、生地黄、火麻仁、晚蚕沙、白蒺藜、杭菊花、干石斛、白芍、白术各60g,五味子、绵黄芪、麦冬、天冬、郁李仁、谷精草、牛膝、磁朱丸、枳壳、白薇各30g。 滋阴潜阳。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证属阴损及阳,阳亢于上。症见糖尿病已久,大便干结,血压增高。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 方4 吴茱萸30g,川芎30g,白芷30g。 调理气血。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证属气血失调。症见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口渴多饮。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15g,填入脐内,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 方5 菊花末15g,粳米60g。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证属阳虚津亏,肝经风热。症见口干舌燥,头痛目赤,眩晕眼花,舌边尖红,脉弦细。 菊花晒干研末,待粳米注入,熬至半熟时加入,用大火熬至粥成。每日2次服食。 方6 柴胡、枳壳、枳实、厚朴、木香各10g,陈皮、半夏、竹茹各10g,茯苓20g,天花粉30g,丝瓜络、葛根各10g,桂枝6g。 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证属肝气郁滞,痰气互结者。症见胸胁胀满,口苦口干,渴而不欲饮,全身乏力,头晕心悸,下肢浮肿,善太息,脉沉弦滑。 每日1剂,水煎服。 方7 参须5g,麦冬12g,牡蛎15g,牡丹皮10g,生地黄12g,山药15g,玄参12g,天花粉、葛根、钩藤、白蒺藜各12g,菊花10g。 益气养阴,平肝潜阳。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证属气阴两虚,肝风内扰。症见头晕眼花,胸闷气短,神疲脚软,失眠多梦,消瘦纳少,尿多便干,舌淡有齿痕,脉弦细。 每日1剂,水煎服。 方8 黄芩、黄柏、当归各10g,黄连、川芎各6g,山栀子4.5g,生地黄、白芍、生黄芪、苍术、玄参各15g,山药12g。 滋阴清热活血。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证属燥热伤阴,血脉不和者。症见口干思饮,汗多尿多,头晕头痛,心前区闷痛,舌红唇暗,脉弦滑。 水煎服,每日1剂。 方9 何首乌15g,枸杞子12g,山茱萸10g,生地黄18g,天花粉20g,杜仲25g,槐角10g,益智仁10g,山药18g,白芍12g,泽泻10g,陈皮10g,白术12g,柏子仁10g,海藻12g。 补肾养阴清肝。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证属肾虚胃燥,肝阳上扰者。症见口干多饮,面色潮红,尿频量多,脉沉弦细。 每日1剂,水煎服。 方10 生地黄、桑寄生、茯苓各15g,杜仲、山茱萸、远志、熟附子各10g,肉桂5g。 滋阴壮阳。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 口服,每日1剂,心悸、气促加党参25~30g,五味子5g;浮肿加黄芪、防己各15g,白术10g;胸闷加半夏、陈皮、茯苓各10~15g,钩藤15g。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名医验方集 古往今来,众多医家留下了大量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子。本书将其收集、整理,内容全面。想了解糖尿病医方,就选这本书——《中国糖尿病医方精选》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收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剂,每个方剂涉及组成、功效、主治、出处等内容。全书80余万字,适合中医临床大夫,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往期精彩推荐 RECOMMEND详解三部六病十二单证 “头痛医脚”的针灸妙法 改善脑循环,增强记忆力,脚上这个行气活血的穴位着实好用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中国糖尿病医方精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高彦彬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w/8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中药必学此篇汇集易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