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习读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9g)钩藤后下(g)生决明先煎(8g) 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煎服。 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证系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息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助君平肝息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兼益肝肾,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以利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 清平养并用,主以平肝;心肝肾同治,重在治肝。 本方为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之常用方。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重症可易生决明为羚羊角,则药力益著。 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茺蔚(益母草别称),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之逆,并辅夜交藤、朱茯神,以安神安眠,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晕眩、失眠之良剂。(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眠良。精选医案:中风先兆证张某,女,69岁。年3月就诊。 肥胖伴高血压史0余年,长期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或开博通、心痛定等,血压常波动在30/80~80/0mmHg,伴高脂血症。近年来发作左侧下肢抽动震颤、运动无力次,呈一过性表现(约0分钟至小时不等),小时前再发而就诊。查血压70/00mmHg,头晕头痛,烦躁面红,舌质红苔薄,脉弦而有力。 辨证系肝风扰动。 以镇肝息风汤及天麻钩藤饮加减并重用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钩藤、天麻等,治疗月余,症状缓解控制,随访年未再发作。[李健林.中风先兆证辨治举隅.中国中医急症,00,(3):9] 推荐阅读: 治痢方(化滞汤、燮理汤)治小便遗精白浊方(澄化汤、清肾汤、舒和方) 不寐、滑精案 夫失精家,未必源于肾虚——不寐、滑精案 一知半解中医医理误人不浅--早泄案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方剂学》十三五规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贾波,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10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川名医王渭川临证常用方剂精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