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callianthaH.Andres或卵叶鹿蹄草PyroladecorataH.Andres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

产地分布:主产于浙江、安徽、贵州、四川等省。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

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

功效应用:(1)风湿痹证。本品味苦能燥,味甘能补,既能袪风湿,又能入肝肾而强筋骨,常用于风湿日久,痹痛而腰膝无力者,每与白术、羌活、防风、泽泻等同用,或与桑寄生、独活、牛膝、杜仲等配伍。

(2)月经过多,崩漏,咯血,外伤出血。本品有收敛止血作用,可单用或随证配伍。治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可配棕榈炭、地榆炭等;治肺痨咯血,可伍白及、阿胶等;治外伤出血,可与三七等研末调敷。

(3)久咳劳嗽。本品能补益肺肾而定喘嗽,治肺虚久咳或肾不纳气之虚喘,常与五味子、百合、百部等配伍。此外,本品尚可用于泻痢日久。

性能特点:本品苦燥泄,甘补虚,性平不偏。入肝、肾经,既祛风湿而通痹止痛,又补肝肾而强筋健骨,还调经止血。入肺经,能补肺止咳。

主治病症:(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2)崩漏经多,白带不止。

(3)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4)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性状鉴别:本品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暗绿色或紫褐色,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余朵;花半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

以色紫红或紫褐、叶大者为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鹿衔草。

备注:用于风湿痹痛,可配独活、桑寄生、牛膝等同用。治肾虚腰痛、肝肾亏损、脚膝无力,可配合金雀根跟菟丝子等药。对于咯血、吐血、衄血以及月经过多等症,都可配合止血药物同用。如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捣烂外敷。此外本品配芡实等,还可用于肾炎、蛋白尿。

更多学习请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什么叫做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