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a_4517271.html
作用。中医将艾作为妇科要药,用于治疗女性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以及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等证。故,艾有“女性保护草”“妇科圣手”之称。将干艾叶(或艾叶饮片)入药煎煮内服,可温经脉、暖胞宫、止崩漏、定腹痛,是治疗妇科下焦虚寒证之要药。例如——下元虚冷、冲任不固的月经过多甚至崩漏,可用胶艾汤,将艾叶与阿胶、芍药、川芎、当归、干地黄等一起配伍煎服;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可用艾附暖宫丸。其组成主要为艾叶(炭)、香附(醋炙)、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对于虚寒体质导致的白带量多,可将艾叶与干姜、鹿角霜、煅龙骨、煅牡蛎等一起配伍煎服,有止带之功;对于虚寒体质导致的胎漏,可以艾叶与阿胶、桑寄生、白术等组方使用,具有固冲任、止血安胎的功效。如患慢性支气管炎,可用鲜艾叶克,洗净切碎,放入毫升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浓缩为约毫升,过滤取汁备用。每次服40毫升,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日常预防伤寒感冒,可用干艾叶与生姜、红茶配伍煎煮,加入适当红糖,可起到暖腹驱寒的功效。肚子发胀、拉肚子等消化不良,可用艾叶煎水喝,亦能消炎止痛。外用:艾灸、沐浴、泡脚艾叶煮水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温经暖宫、安神助眠,同时能祛湿止痒,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等有一定疗效。在我国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流行“艾草浴”,即用晒干的艾草熬水泡浴。产妇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以驱散风寒,促进身体恢复。夏日,用艾草熬水给小孩洗澡,还可驱散蚊蝇,预防和治疗痱子、疖疮。用艾叶熬水泡脚,则能防治感冒、暖宫驱寒、去虚寒之火,调理阴阳、促进循环,改善睡眠,对防治脚气也有一定辅助疗效。1.阴虚血热者不宜用艾叶泡脚。2.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叶泡脚。3.泡脚期间,应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食物。4.最好不要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泡脚,以免热气散失。5.每周泡脚三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艾入膳,食有益作为传统药膳材料,艾叶在居民的日常饮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面推荐几款简单易做的“艾”美食——艾叶煲鸡蛋做法:干艾叶(10克)浸泡半小时后,与鸡蛋(1个)一起放入砂锅;加水2碗,大火烧开;转小火,5分钟后捞起鸡蛋去壳,继续入锅煮10分钟;投入红糖片再煮5分钟,即可吃蛋喝汤。作用:温经散寒止痛,尤其适合妇女寒凝性痛经、小腹冷痛等证。艾叶青团做法:将艾叶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盐揉成面团,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青团,入锅蒸熟即可。作用:通气血、祛寒湿、止血、安胎。艾叶粥做法:将大米淘洗干净,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将少量新鲜艾叶洗净,切碎;大米加水烧开后加入艾叶,一同用文火熬成粥;最后根据口味,加盐或糖、蜂蜜。作用:散寒止痛、助消化。老母鸡艾叶汤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的月经过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小腹冷痛等。需提醒的是,艾“有小毒”。《中华本草》载“口服干艾叶3~5克可增进食欲,但大剂量可引起胃肠道急性炎症,产生恶心呕吐,若大量吸收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会出现谵妄、惊厥及肝损害等”。艾还可以用来制成日常养生用品,如艾坐垫、艾绒腰封、艾绒肚兜、艾绒肩颈垫等。精彩推荐:1.女性绝经后,这4种食物别舍不得吃,补充雌激素,让衰老靠边站!2.女生在经期,这4种水果可不能乱吃,特别是第三种,吃多了会止血3.缺什么维生素会长白发?导致白发的原因有哪些?医生告诉您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