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桑寄生

苦、甘,平。歸肝、腎經。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從前,在江南某地有個姓趙的財主有四個兒女,一家人生活得很愉快。有一年,趙財主最喜愛的小兒子突然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起初腰膝痠痛難忍,後來竟臥床不起,度日如年。找了很多醫生都未治好,趙財主很憂心。在四處尋訪名醫的過程中,趙財主聽說南山有位老藥農能治這種病。趙財主立即親自前往南山把老藥農請回家中給孩子看病,老藥農診斷後說:「這病拖的太久了,我先開些藥吃吃看,如若有些反應就還有得治。」趙財主聽了連連謝過老藥農,由於南山距離趙財主家有十幾里的路程,加上老藥農年老體弱,於是趙財主便把每隔兩天取一次藥的差事交給了剛來的小長工。就這樣日子飛逝而過,趙財主小兒子的病並未見太大的好轉,他整日愁眉不展。轉眼間冬天到了,鵝毛大雪一直下個不停,即便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裡,小長工仍然得往十幾里處的老藥農那去取藥。這天,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小長工踏著一尺厚的積雪艱難地挪著腳步,他凍得渾身發抖,雙手雙腳早就凍得失去知覺了,心裡是一百個不願意做這差事。同時他也清楚地知道如果拿不回去的話,他就會被解雇。小長工苦悶地抱怨著,瑟瑟地向前移,移到一片積雪稍淺的空地時他停下來跺跺腳,拍拍身上的雪,突然他看見路旁的一棵老桑樹上的空洞裡長著一些小樹枝條,很像財主兒子吃的藥,他想財主的兒子吃了那麼久的藥也不見好,就隨便給他弄點「藥」回去吧!而且這枝條是長在老桑樹上的應該不會有毒的。於是,小長工爬上樹,折了幾根小樹枝並帶回家用刀切成小段,用紙包好,看上去和他平日裡取的藥差不多。估計時間差不多了,他便回到趙財主家,侍候的人照樣煎熬送服,小長工見沒被發現心裡總算踏實了,就這樣,他以後都照「方」抓「藥」,每隔兩天,就折一把村頭老桑樹上的嫩枝回來,一直都沒去過老藥農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趙財主小兒子的病經過一個寒冬後竟然好了。於是,趙財主派人去答謝老藥農。當老藥農聽了來人的敘述後覺得很奇怪,因為整整一個冬天他都沒有開過藥給趙財主。老藥農決定等天氣好些親自去看看。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老藥農去了趙財主家,剛要進門時碰到了小長工。小長工一見到老藥農就慌了,心想這下完了,要是這事被財主知道了自己還不得挨頓打。他急忙把老藥農拉到旁邊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前前後後向老藥農說了一邊,並且懇求老藥農不要告訴趙財主。老藥農答應了小長工並叫他帶自己去看看那棵樹。原來在老桑樹的空洞裡長著一種葉子像槐樹一樣的東西,便折了些回去。老藥農回去後試著給幾位風濕患者用這種小枝條治病,果然效果非常明顯。後來,因為這種小枝條是長在桑樹上的,老藥農便給它取了個藥名「桑寄生」,透過實踐證明它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

桑寄生既能祛風濕,又能養血益肝腎,強筋骨。可用於治營血虧虛、肝腎不足之風濕痺痛,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對肝腎不足之痺痛尤為適宜;桑寄生還有補肝腎、養血,固沖任、安胎之效,多與阿膠、川續斷、菟絲子等配用。

[複方]

(1)寄生五加酒

桑寄生、五加皮、杜仲各等份。用約十倍的白酒浸泡。每次飲1~2小杯。

本方以桑寄生、五加皮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以杜仲補肝腎、強筋骨而止腰痛。用於久患風濕,肝腎虛損,腰膝痠軟、疼痛。

(2)寄生杜仲蛋

桑寄生、杜仲各10公克、阿膠5公克、雞蛋2個。

桑寄生、杜仲加水煎取濃汁,阿膠溶化;雞蛋敲破,傾入碗中,加入前藥,攪勻,蒸熟食。

本方以桑寄生、杜仲補肝腎、安胎,阿膠養血止血。用於妊娠下血,胎動不安,或習慣性流產。

[知识延伸]

桑寄生對風濕痺痛、肝腎不足、腰膝痠痛最為適宜,常與獨活、牛膝等配伍應用。對老人體虛、婦女經多帶下而肝腎不足、腰膝疼痛、筋骨無力者亦每與杜仲、續斷等配伍應用。用於肝腎虛虧、沖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動不安,常與續斷、菟絲子、阿膠等配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