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深入人心,高脂血症已成为常见病。越来越多的人体检时也都开始重视血脂全套,那么什么是血脂?什么是脂蛋白?血脂,就是血中的脂肪成分。大家知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是维持生命的几大营养要素,其中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并非对人体无益,而是很需要的东西。血脂包含多种成分,其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为主要成分,其余有磷脂、游离脂肪酸、微量类固醇激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等。1.胆固醇其用处是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酸盐。如果胆固醇过低,也会患多种疾病,其中包括易发癌症。人体胆固醇主要来自食物(外源性),也可在肝和小肠黏膜内合成(内源性)。血中胆固醇浓度受多种因素调节,高热量、高脂饮食促进其合成,使其血中浓度升高。饥饿、低热量或多纤维素饮食使其血中浓度降低。2.三酰甘油它是身体能量的恒定来源(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向肝与肌肉供给能量),可见其对人体的重要性。其来源与上述胆固醇一样,来源于食物和肝与小肠之合成。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调节着三酰甘油在血中的浓度,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一种酶。3.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不是水溶性物质,在血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体,才能被输送、分解和利用,这种复合体叫作脂蛋白。脂蛋白中,含三酰甘油多者称“低密度脂蛋白(LDL)”,含三酰甘油少者称“高密度脂蛋白(HDL)”,HDL可阻止胆固醇在动脉壁和其他组织的积聚,因此其含量高对人体就有益,反之对人体不利(如诱发动脉硬化)。LDL含量高对人体反而有害,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有关。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具有担负在血浆中运转脂类的功能,故称之为“载脂蛋白”。所有载脂蛋白均可在肝内合成,部分则在小肠黏膜内合成。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两者兼有。高脂血症当然也是“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多继发于肥胖、糖尿病、饮食不节(经常饮酒和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以及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胆道阻塞等。高脂血症的危害最明显的有如下几方面:①由于血中脂质含量超标,使血液黏度提高,影响血液流变,影响对组织细胞(特别是重要器官如脑和心脏)的供血供氧,因此就可能出现头昏脑胀、胸闷气憋、手足发麻等不适。②长期血脂过高,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沉积于血管(尤其是动脉)内壁,最终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中风、冠心病、动脉硬化性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难治顽疾。③脂肪沉积于肝脏,造成脂肪肝,损害肝功能。有学者对高脂血症患者近例做体质分类与评定,得出的频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湿热质>气郁质,得出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评定表将中医体质分型并予以总结:①平和体质:功能协调,精力充沛;②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③气虚体质:气力不足,易患感冒;④痰湿体质:下肢沉重,容易发胖;⑤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⑥阴虚体质:烦热躁动,口干口苦;⑦瘀血体质:血行不畅,面色晦暗,患癥瘕及痛证;⑧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⑨特禀体质:因人而异。不同体质的人患有高脂血症的概率各不一样,其疾病证型也有不同,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不同证型对症治疗,采用中医相对应的治则治法,从而达到降低血脂的疗效。4.具有降脂作用的简便方药(1)决明菊花茶:决明子30克,菊花15克,绿茶15克,每天泡服代茶。(2)泽泻寄生茶:泽泻15克,桑寄生30克,大枣5枚,每天泡服代茶(泽泻、桑寄生最好研成粗末)。(3)党参三七花茶:三七花30克,党参15克,每天泡服。(4)丹参首乌茶:丹参20克,何首乌30克,每天泡服(两药最好研成粗末)来源《中医体质之辨》

推荐阅读

宣城市举办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市级培训班发挥中医药作用应对重大传染病健康生活: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健康源于这里!小习惯里蕴藏大智慧

编审:蒋宏杰祝劲松(投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c/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