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领

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坐骨神经痛的事儿。

从前跟师学习的时候,老师提过:坐骨神经痛,证属寒湿者十之七八。散寒除湿,中医人面对此病的时候,脑中必须有的思路。

老师还有一句口诀:苍茯归秦路路通,骑龙跨牛脚伸松。这里面包含了苍术、当归、秦艽、路路通、牛膝、地龙、伸筋草。再加上独活和桑寄生,就成了散寒除湿、祛风通络的配伍,对寒湿型坐骨神经痛起到治疗作用。

老师说这是安徽有一位杏林同仁的经验。倒不是多经典,但挺实用。有一个医案值得一说。

有一个54岁的男子,是一个搬运工人。

当时正值秋末冬初。此人在20多天前干活之后,感觉到右侧臀部和右下肢有酸麻、疼痛的感觉。白天动起来感觉还好一点。晚上躺在床上就不行了,疼得要命。

医院治疗,吃过抗风湿药,做过局部封闭治疗。往往是吃了药就好,不吃药就不行。

最后,此人就去看中医。

刻诊,脉象沉迟有力,舌苔滑腻,舌色淡。

医家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独活,秦艽,茯苓,当归,路路通,干地龙,牛膝,伸筋草,肉桂,制附子(先煎)各10克,苍术5克,桑寄生15克。

结果患者服用3剂后,腿不疼了也可以下地行走。酸麻之感随之消失。效果很好。

坐骨神经痛患者,外感寒湿之邪的人特别多。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或贪凉快的时候发病的,更要考虑寒湿。

患者就是寒湿作祟。脉沉迟,舌淡苔滑腻,都是阳气不足、寒湿困阻之象。脉有力,主实证。患者发病在秋冬交替的时候,也是寒邪容易袭击人的时候。因为夜里阳气内敛、寒湿作为阴邪更为猖獗,所以患者夜间更痛。

这个时候就得散寒除湿,温阳通络,把困阻在坐骨神经上的寒湿之邪驱散,打通坐骨神经的气血运行。

前头的方子里面其实是独活寄生汤的加减。其中,肉桂和制附子可以温阳。独活、秦艽、苍术、伸筋草可以驱风散寒除湿,止痹痛。桑寄生可以益肾填精,养骨止痛。茯苓和苍术可以除湿。当归可以养血活血,血行则风邪自灭。路路通、干地龙、牛膝可以通经活络。

需要说明的是,这方子原来还有一味青木香。青木香可以行气止痛。但这味药含有马兜铃酸,对肾脏有损害,不宜常服久服,认为是可以去掉的,以求用药安全。

苍茯归秦路路通,骑龙跨牛脚伸松,再加上独活、桑寄生、肉桂和附子,就是应对寒湿困阻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用药方案。孕妇不能用。

这个药方针对的一定是寒湿型。辨证要点和症候表现,前文医案中已述,这里不再重复。特别是坐骨神经痛证属湿热困阻、血虚失养的人,不可以盲目应用。这两种得清热利湿,或养血舒筋,散寒除湿法是不对的。

坐骨神经痛困扰了很多人。有些患者躺在床上,疼得直哭。不管现在疼还是不疼,都得记住,为了防止坐骨神经痛的发生和加重,务必别凉着,别累着。腿上的保暖不能忽视。太重的体力活别干。有些就是这样,觉得自己不错,在外头干了一天活,第二天就下不了地了。到这个年纪就得遵守这个年纪的生活方式。必须得量力而行。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药学》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点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c/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