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辗转三地采枞菌之三
下午5点,吃晚饭以后,第三趟到鹰子山采菌。此行目的,一是看时间够不够,二是检验红壤与石灰岩山地,出菌的不同。 中午檀木溪采的枞菌,够我一个人吃了。上班的周一到周五,早上、中午采菌,脏了没时间洗澡换衣,如果晚上五点半打卡下班进山采菌,时间够用吗? 根据以往经验,春季在海拔米以下的丘陵红壤采黄枞菌,夏季在海拔米以上的石灰岩山地采黄枞菌,比较好找。 端午节春夏之交,可能两种地形都有黄枞菌,它们会有区别吗?带着这些疑问,我出发了,北上7公里的鹰子山,穿铜洛坡上到花园村,经樟木头下肖家峪到帅乡路返回,全程27公里。 喀西茄从八斗溪、侯家院子上到金山村垭口,路边小树林又有车辙痕,别人采菌又捷足先登了。 缘于去年我采菌后发抖音,暴露位置,狂热的蘑菇爱好者和户外运动迷,总是抢在我前面采走蘑菇。 黄枞菌我只能转到自己才能知道的秘境,在石罩下采了两朵黄枞菌。 与中午在檀木溪石灰岩山界上采的枞菌相比,鹰子山红壤地枞菌个头要小,肉薄易碎,盖子内凹呈碗状。 檀木溪的菌海拔高菌肉厚实,质地结实,盖子平展像倒扣的盘子,香气馥郁。 看来土壤、气温、海拔对枞菌品质影响很大。 苦马肝盖子去年来是荒田,今年被山竹侵占,高3米的竹林密密麻麻,人都难得钻过去。 苦马肝背面遇到一朵大块头苦马肝,一种有毒的牛肝菌。 桑寄生出树林北上花园村,一棵梨树被桑寄生围剿,路边的木屋废弃多年,瓦上爬满藤蔓。 提子空心砖砌成的围篱内,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青提出墙来。 三白草水渠边见到神奇的三白草,40年前读小学,在杨家院子小溪边生长一大片,白色花叶合一。 小脆柄菇从这里沿小户人家巷道登山,古树参天,幽暗的林下树桩长了成团的脆柄菇。 辐毛鬼伞进入高高的楠竹林,落叶上小白鬼伞,像星星铺满大地。 看看时间,下午六点半,林下光线很昏暗。我是5点从家中动身的,晚上天越来越黑,赶紧出树林下山。 看来5点半打卡进山采菌,时间不够用。只能在周末进山转转,健身采菌时间充足。 蜂窝菌之前有人进山采菌,能吃的都撸光,只有蜂窝菌、皮伞这些不能吃的杂菌留下来。 金钱菌林中稍微开阔的荒地上,白白胖胖的金钱菌,围成巨大的仙女圈。 鬼伞辐毛鬼伞很小,只有米粒大小。照片失真在于,实物较大缩小拍照才能收入镜框,实物太小放大才能看得清。所以不要被照片迷住眼睛。 林道上到山顶,山脊一条林道泥巴路,车辙印说明蘑友开越野车来采菌,欢喜的事不累人,油钱比菌贵多了。 菜市场枞菌50元一斤,不知开车的蘑友开车,进山采到半斤枞菌没? 蒜红小皮伞红色的小皮伞,其实也很小,微距拍摄漂亮,也让读者错认为它挺大个的! 桂竹蒿翻越山顶垭口,属于花园村与樟木溪村交界,路边是花的海洋,先来一波桂竹蒿。 二色金光菊再来一波金光菊,黄褐二色,好像向日葵。 南天竹南天竹不开花,与火红的天竺葵交相辉映。 地耳青苔覆盖的山坡上,地耳泛滥成灾,随便捡一桶就有二十斤,可惜没人要。 池塘鹰子山连绵三十公里,山上多泉眼和沼泽地,村民就地取材建成池塘,洗衣洗菜。 两色金鸡菊菜地就在路边,房前屋后栽花种草,蘘荷套种金鸡菊。 山棕籽山棕全身都是宝,叶子绳熏肉,棕衣作农具。 玉米地玉米地这条公路容易造成错觉,南边是陡峭的山体挡土墙,公路急右转又左拐,驾车时误把墙当路,势必撞山车毁人亡。必须减速判断。 烤烟红泥巴砂地,土地贫瘠,栽种烤烟。 琉璜菌被砍伐的楠竹桩,根部长出硫磺菌。 琉璜菌背面板栗树上的硫磺菌不受家禽污染,质地更好,我用竹竿戳下三个嫩硫磺菌。 老板栗树这棵板栗树近百年树龄,每年路过树丫上都有长各种蘑菇。 黄花从樟木溪下山,东边西界如屏矗立,高度和这边不分伯仲。 钾肥路边绿树掩映,蝉噪蛙鸣,黄枇杷红李子香气弥漫,黄花开了,村民烧草木堆沤制钾肥。 集毛孔菌韧又硬的集毛孔菌,像一排酒杯,盛满雨水。 硬皮马勃土豆一样的蘑菇,是橙黄硬皮马勃,切开黑色有白色颗粒。想起抖音缅北嘎腰子,这个菌形状和腰子差不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y/11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血压嘛不妨看看我的处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