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由焦在所开发、编订,旨在弘扬中医,服务于老百姓身体健康。内容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再现,而是通过艰苦努力,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转化而成。

何首乌

fleeceflowerroot

常用补血药。别名首乌、赤首乌。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gonummultiflorum的块根。相传古有何氏偶服本品,旧疾皆愈,须发转乌,获得延年益寿之效,因此得名。

产地和性状何首乌喜温和湿润环境,多野生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林下或灌木丛中(见图何首乌原植物及药材图)。主产于中国的河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苏等地。近年已有人工栽培。栽培品一般需3~4年才能采收。野生品或栽培品均可在秋季茎叶枯萎时或次年未萌芽前掘取块根,洗净,切片,晒干或微火烘干,称生首乌。将预先煮成的黑豆汁,加黄酒适量,和匀,拌入何首乌,置容器内(忌铁器),密封,隔水加热,炖至豆汁及酒吸尽,取出干燥,称制首乌。

生首乌药材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状,长6~15厘米,直径4~12厘米,表面红棕色或褐色,皱缩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及纵沟,皮孔横生或连成条纹,上下端均有一个明显的根痕。质坚实;断面粉性,浅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皮部有4~11个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木心。制首乌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1厘米,表面黑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

性味和功能本品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梦遗滑精,崩漏带下,久疟久痢等证。生首乌功能益血祛风,消痈解毒,并有通便的作用。

成分和药理何首乌块根含蒽醌类衍生物约1.1%,主要为大黄酚和大黄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洋地黄蒽醌及食用大黄甙。又含卵磷脂约3.7%、淀粉、脂肪、芪类化合物2,3,5,4′-四羟基对苯乙烯-2-0-β-D-葡萄糖甙(约1.2%)。此外,尚含两种甾体皂甙,甙元为薯蓣皂甙元。并含有无机元素钙、铁、锰、锌、铜、镍、锶。

何首乌的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在肝内的沉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生首乌含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管蠕动而排出肠内毒素,有缓泻作用;制首乌的通便作用较生首乌为弱。何首乌所含卵磷脂较多,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有补血作用,还有延缓胸腺退化、萎缩或增加其重量的作用。

应用和禁忌制首乌多与其他益气补血、养阴填精等类药物同用。如血虚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常配熟地、当归、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朱砂等;肝肾不足,精血虚亏,腰膝酸软,遗精带下,须发早白,可配熟地、山萸肉、怀牛膝、菟丝子、金樱子、黑脂麻等;久疟不愈,气血皆虚者,可配人参、当归、甘草等。因何首乌补而不腻,性质平和,故用于补虚,可以久服,尤其适用于虚不受补的患者。单用本品制成片剂,或配伍生山楂、生大黄、女贞子、黄精等煎服,可治疗高脂血症。也可与桑寄生、女贞子等配用,治疗高血压、血管硬化;与丹参、郁金、瓜蒌、黄精、柏子仁、菖蒲等配用,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生首乌功能益血祛风、消痈解毒,并有通便作用。多用于下列诸证:遍身疮疥,风疹瘙痒,常与当归、赤芍、防风、白鲜皮、苦参等活血祛风药同用;痈疡肿毒,瘰疬结核,可与金银花、甘草、紫花地丁,或玄参、海藻、土贝母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同用;血虚阴伤及老人的肠燥便秘,可与生地、当归、火麻仁、黑脂麻等滋阴养血润燥药同用。煎服用量6~12克。大便溏泄和湿痰重者不宜。调剂时忌铁器。

(王亚淑)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y/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