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故事补肝肾强筋骨话桑寄
寓木、宛童、桑上寄生、寄屑、寄生树、茑木、寄生 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寄生于构、槐、榆、木棉、朴等树上。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O.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气微,味涩。 炮制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或短段,干燥。本品为厚片或不规则短段。外表皮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气微,味涩。 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9~15g。 从前,有个财主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酸膝痛,行动不便,后来瘫痪在床。请了许多医生也没有治好。财主听说二十里外南山有个药农,善治此病,就指派一名小长工,每隔两天进山取一次药,但连服了多种草药,仍不见效。 这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又连降了几天大雪。这天小长工刚上路,由于衣着单薄,冻得浑身打颤,实在无法进山,便徘徊村外。他想,反正吃什么药也不见好,于是就把老桑树枝叉上长的一种小枝条折下来,冒充草药送给东家,财主照常煎给儿子喝。小长工见瞒过了财主,便每天去掐那枝条充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财主儿子的病却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药农得知消息后,觉得很奇怪。心想,整整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到底吃了什么药治好了病呢?于是亲自下山来探问究竟。药农刚迈进财主家的院门,刚好碰到小长工。小长工怕露了“馅儿”挨打,只好将事情经过告诉了药农,并央求药农为其保密,药农答应了小长工的要求。小长工领着药农来到村外老桑树下,折了一些树上的小枝条。药农回去用这些小枝条,先后治愈了不少风湿病患者。因为这些小枝条寄生在桑树上,药农就给它取名为“桑寄生”。 桑寄生为常绿小灌木,寄生于桑树上的带叶茎上,含黄酮类物质,有降压、镇静、利尿作用。既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又能补肝肾、强筋骨而增强抗病能力,还有养血安胎作用,故可治肝肾虚弱的风湿痹痛、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妇女胎动不安等。《药性歌括四百味》中说:“桑上寄生,风湿腰痛,止漏安胎,疮疡亦用。” 总编/赵红梅主编/李燕副主编/李亚编辑/张蕾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y/7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济堂话百草桑寄生
- 下一篇文章: 注意啦这150批次药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