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进补正当令
白癜风怎样治 http://m.39.net/pf/bdfyy/ 上一篇文章里,小明医生讲了为什么气温骤降的初期,不要急着进补,不要急着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谨防脾胃积热。 那么,现在天气稳定下来了,人的身体调节也趋于稳定了,我们就可以来谈谈,要如何进补了。 首先要说明,进补的基础一定是饮食均衡,三餐有节律,大白话来讲就是先好好吃饭。不好好吃饭,光指望用药膳把身体调理好,那是本末倒置。 饮食调补最基础的原则和步骤:缓缓进补,徐徐图之。 缓缓进补,有几个含义:一个是进补的频次的频率从小到多,一个的进补的药材量从轻到重,第三点是进补的药材种类从少到多。 小明医生在之前这篇文章讲过《如何才能补进去》,进补的关键是脾胃功能。因此,不管补什么,先从脾胃开始修补,煮食各种药膳的时候也要兼顾脾胃的承受能力。 气虚者可以先使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甚至人参一类药材,以健脾补气为主。可单煮水,可配瘦肉或去皮鸡肉一起煮汤。并且一开始以单人10-15g左右的分量开始食用,约2-3天煮食一次。若进食后无不适,则可增加频次,并且稍稍增加分量。岭南地区气候多湿,脾气虚者容易兼痰湿,可在补气的基础上加用茯苓、陈皮煮茶或煮汤。 而气血两虚的患者,在健脾益气并且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补肝血的食材,比如杞子、红枣、熟地、首乌、桑椹。也可在健脾补气的基础上添加益气补血的食物,尤其是红肉类和动物的血,都是很好的补血食物,如党参山药红枣杞子炖鸡、当归黄芪羊肉汤、红枣杞子蒸牛肉、猪红汤、鸭血汤等等,都是很好的补血膳食。 肺气虚者,可以在食用补气药物比如人参、黄芪、党参、山药等等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健脾补肺的药材,比如沙参、百合、麦冬、玉竹等。沙参玉竹煲瘦肉是比较常用的药膳,而在干燥天气里,百合银耳羹是一道非常美味又平和的润肺美食。 肾气虚的人,可以食用杜仲、女贞子、旱莲草、桑椹、肉苁蓉、莲子、桑寄生这类食物。比如杜仲煲鸡脚,是广东人常食用的一道汤水,能补肾、强筋骨。桑寄生茶或桑寄生煮鸡蛋,也是较为广泛流传的补肾强骨,补肝养血的药膳。 干燥天气下,很多人容易因燥邪外伤而出现咽喉发干、干咳无痰、口鼻干热、嘴唇干裂、大便秘结等症状,滋阴润燥可食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山药等食材,如沙参玉竹煲瘦肉、石斛煲瘦肉等。燥热内盛,且兼气虚的,可以泡西洋参(也即花旗参)茶,或西洋参鸡汤。 以上这些饮食调理进补的例子,也许有读者会问,看起来用的药材种类不够多,也没什么名贵中药材,会不会没效果。小明医生前面已经提过,我们谈的是日常饮食的调理身体,身体的调补就是靠缓和调整的,所以小明医生举例的也都是比较平和的食物。而且调整身体状况,还需要配合其他生活、运动等方面的改变,这并非靠什么名贵的神奇药材就能够一步登天的。(这里大家不妨看看这篇《聊聊中医药和养生的那些事》) 另一个角度,我们谈的是日常大众的饮食调整,并非临床用药。而一般的食物的作用,跟真正开方用药的作用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有明显的疾病或者其他急需治疗的症状,那应该及时看医生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那么煮食药膳,有什么需要讲究的呢?以下根据小明医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药膳毕竟是食物,而不是治病的汤药,所以要讲究味道。大家可以发现小明医生举例的药膳,基本上都是气味较为平和,不苦不臭不刺鼻,这样才能谈得上容易被接受。苦口良药那是利于病,却不利于进餐。 第二,食材种类不要过多,一两种、三四种药材就够了,放得太杂,并不利于脾胃吸收。食材的分量不要过多,一开始每人10-15g左右的比例就差不多了,有些药物本身属于质重的,比如山药、茯苓、熟地、杜仲这些,可以增加到每人30g左右。有些家庭做药膳汤水,一锅汤里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都是汤渣,煮出来的汤水粘稠而且药材味过重,这不利于脾胃吸收,同时也不利于引起食欲。(还是那句话,别以为堆砌的药材多,就能一口吃成仙) 第三,用于配合煮食的肉类,一定要避免肥腻。猪瘦肉、猪排骨、猪扇骨,去皮鸡肉(注意不是去皮的鸡壳,鸡壳很多油的)都可以。肉类在中医中也是补脾胃益精气的食物,与滋补药材同煮可有助药性吸收。但是所用的肉切忌油腻,油腻者阻碍脾胃运化,适得其反。 同时,很多滋补的中药材,并不适合与虾干、瑶柱、淡菜、干蚝等海味同煮。药性冲突先忽略不计,主要是难吃,不利于进食。 今天我们简单分享了一下秋冬进补的一些常用的药膳和食用的注意事项。作为普遍性的进补参考,希望能给各位读者朋友带来帮助。如果有基础疾病需要额外控制饮食的,请咨询你的专科医生。如果对自己的体质或者药材的使用把握不准的,欢迎来找小明医生谈谈。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gj/9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失传已久的ldquo绝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