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士刚步入花甲之年,却显现出了“老态龙钟”:头痛头晕、走路跌跌撞撞。陆续服用药物,但总是不见效。两医院神经内科为她“私人订制”治疗方案,姜女士的病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三年前,姜女士从工作多年的岗位上退休,开启了在家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于是,她几乎承包了带孙子的所有工作。由于孙子年纪还小,姜女士晚上总是要起夜好几次,这让她感觉到了明显的睡眠不足。久而久之,姜女士开始出现头痛头晕得症状,她还以为是自己睡眠不好的缘故,可是调整了状态,还是没有好转。起初,姜女士觉得头痛,双眼部胀痛感,发作性时每次大约持续1分钟。后来又出现了头晕症状,早上起来的时候,头晕得站不住,好几次险些摔倒。发展到后面,早晨起床的时候都要在床上缓好大一会才能起身,偶尔还有会耳鸣。睡眠也因为头晕没能得到改善变差了,睡眠差了早晨起来头晕就更加严重,这好像陷入头晕的恶性循环,姜女士整个人憔悴了不少,胃口也眼见的差了。因为头晕,姜女士走路时会不适地出现跌跌撞撞的情况,走着走着就差点撞上家里的家具。家人对姜女士逐渐加重的病情引起了重视,于是陪同她来医院神经内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震中主任中医师接诊了姜女士,通过对病情的了解,建议做头颅的核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头颅核磁共振有脑血管硬化的影像表现,考虑为脑器质性疾病,诊断为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张震中主任向姜女士和她的家人解释了病情,并介绍这其实是一种年龄大血管自然老化的情况,开出了西药+中成药的治疗方案。姜女士服药半个月以后,头痛改善了很多,但头晕的症状却没有好转。那时恰是冬令,张震中主任中医师建议服用膏方试试。姜女士在吃了一剂膏方以后觉得人舒服多了,头不痛了,头晕比以前好了六成多,睡觉能睡了,耳鸣也没再犯过,正常生活基本没问题。去年冬天,姜女士再医院神经内科开膏方,连吃两剂后头晕头痛比之前好了八成多,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于是今年医院要求开膏方。

健脑通络方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震中主任中医师介绍,自然界四季更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是春生的基础,在冬季服用膏方对人体有滋补的作用,适合慢病、体质稍弱的病人服用。

医院神经内科给姜女士开的膏方是健脑通络方,适合于头晕头痛的中老年病人,具有调补肝肾、化瘀通络健脑的作用。

健脑通络膏方是由生地、熟地、牛膝、党参、石菖蒲、酒地龙、当归、核桃肉等四十多味中药反复熬煮,提炼浓缩而成的,是针对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反复琢磨出来的,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在此膏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做到审证求因,方从法出。常年来应用于临床,对大多数脑血管病人都有裨益。

健脑通络膏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健脑通络膏方作为由多味中药浓缩出来的特殊剂型,具有作用温和,疗效持久,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脑血管病人。

脑血管病多为慢病,常见于中老年人,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年日久则脏腑虚损,一来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肢体经络;二来肾中所藏先天之精已损,后天之精乏源,难以为继;三来易生痰瘀,痰瘀阻络则肢体活动不利;痰瘀阻滞脑窍则易头晕头痛;痰瘀影响气机则易影响睡眠等。本膏方从脾肾两虚,痰瘀阻络的基本病机出发,浓缩多味中药,因人制宜,脾虚者多加党参、白术、温山药等健脾;肾虚者多用续断、桑寄生、补骨脂等补肾;阴虚者多以天冬、麦冬、太子参等滋阴;痰瘀明显者多服半夏、赤芍、酒地龙、石菖蒲等化痰祛瘀通络开窍。多脏同补,最终达到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的机能状态,有利于脑血管病的长久预防。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误食所忌食物,常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张震中主任中医师举例,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应忌食。另外,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也不宜与绿豆同食,因绿豆、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

此外,膏方也不宜过服,一般服用至来年开春即可,过服不仅达不到补益的效果,还可能会引起机体上火,耗伤阴血。最重要是膏方要因人制宜,一人一方,医院去进行望闻问切,辩证给方,才能既防又治,强身健体。

专家简介

来源:神经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w/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