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攻邪寄生补虚久病治从气血肝肾一
独活攻邪寄生补虚久病治从气血肝肾(一)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案 张某君,男性,55岁。 诉年轻时因为回老家每每要过河,往往因天色已晚没有渡船,只有自己淌过去,久而久之,成了老寒腿,天气一变冷,腰就疼痛,僵硬板滞,弯不下腰,并有向下肢的放射痛。最近因为变天受寒又犯病,要求中医治疗。可见:人白微胖,面暗色黄,无口干口苦,饮食可,两便正常。舌淡滑苔白腻,脉关尺沉细。西医拍片提示有腰椎增生、椎间盘突出。 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30g,桑寄生30g,桂枝15g,秦艽15g,防风15g, 杜仲20g,川断20g,川牛膝20g,党参15g,茯苓15g, 白术15g,炙甘草6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0g, 麻黄6g,附子6g,细辛10g。 12付,水煎服,一天三次。 二诊:两周后复诊,诉腰痛有明显的缓解,加豨莶草30g,再12剂。 三诊:症状进一步缓解,去麻黄附子,独活减量到15g,桂枝秦艽防风减为10g,加量寄生杜仲川断到30g,又续服15剂。 半年后介绍其他腰痛病人来就诊,诉腰腿痛已经康复,未再复发。 按:独活寄生汤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在其《备急千金药方·卷八·偏风治腰背痛》中:“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方中寥寥数语,字字珠玑。一句“肾气虚弱”,指出病人体质虚弱;一句“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指出风寒湿是得病的原因;一句“不时速治”,指出了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久病估计已经“成虚”“成瘀”。言简意赅,思路清晰! 此方听名字就可以知道药王组方深意:一是以“独活”为代表的一组药物,以“攻”为主,如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祛风除湿,散寒驱邪;一是以“桑寄生”为代表的一组药物,以“补”为主,如杜仲牛膝肉桂、参苓草、四物汤,补肾柔肝,强筋健骨,补益气血。 “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的独活有“遗世而独立”的孤傲,也有一种让人感到寂寞苍凉的悲壮,我有个老哥苍狼就经常在雾渡河的山上隐居,对于自由的热爱是发自骨子里的倔强,独活这味药的名字里透出刚毅坚强果敢。为什么中医先辈要用这个名字?因为发现它最擅长矗立寒风中,与“风寒”顽强抗衡,古代医书中多记载其“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是治疗风寒湿的圣药,天津名医王士福指出:“如疼痛较重,舌苔白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60g,既有镇痛之神效,又无副作用。”名医王幸福也指出原著“方中独活用量较重,三两,其余药物均为二两。这是一个关键点。”指出此方的一个秘诀在于独活用量一家独大,并证实在临床疗效很好。 桑寄生是笔者非常喜爱使用的一味药,在独活寄生丸里,它是个攻守兼施的药物,既能除风寒湿痹、又能补益肝肾强筋骨,活络止痛。《神农本草经》言桑寄生:“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神农本草经》言桑寄生:“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桑寄生既然叫“寄生”,全因为它有自己的根,但它又有一个吸收器与旁边的树木相连,方便吸收树木的精华为己所用,依附在树上才能更好地生长。《滇南本草》中就曾记载:“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疮。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 药王孙思邈将这两味药放在一起组成千古名方,可谓匠心独具,奇妙不已:一个苍凉冷峻,非独不傲,因独成活;一个攀附依赖,绕指成柔,非寄难生;偏偏它们撑起了这个方子的脊梁,一阳刚倔强,一柔能克刚,正是道家的阴阳互生阴阳相济,不亏是出自药王的道家名方。 此方奥妙处还有甚多,笔者使用虽多,但也往往会生出一些疑问,比如为何方中要暗含八珍汤却偏偏要去掉白术。白术可是治疗腰疼的要药,为何反而在此方中去掉?这个只有放在下次探讨了。 桑寄生 周六周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10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骨科老中医透露一腰腿痛骨痛方,是腰腿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