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上火脾胃又虚寒的人,用好这味香料引
植物界里叫“桂”的植物有上百种,然而,既能食用又能药用还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大概就是肉桂了,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肉桂,并推荐两款时令肉桂热饮,希望大家都能温暖过冬。 我国是肉桂主要生产国之一,主栽品种有中国肉桂、清化肉桂和锡兰肉桂3个种类,全产量约占世界的70%,产值约20亿元。广西是肉桂的故乡,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面积约万亩,产量约占全国的50%。广东是肉桂第二大产区,罗定市、郁南县也是著名的“肉桂之乡”,有多年的种植历史,面积约40万亩。 01 食用范围广泛 肉桂是一种被高度赞誉的香料,自古以来就被广泛使用。秦汉时期,肉桂更被视为一种长生药,得到了王公贵族的追捧,被大量使用,后来直接用于腌制、烹调肉类。在我国的食疗应用方面,常见的有肉桂羊肉煲、肉桂猪肚汤等,天寒时食用,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 在西方,肉桂不但是一种昂贵的香料,还被作为一种贡品。古时候,这种东方的神秘香料甚至比黄金还贵!肉桂粉撒在面包中烘焙,也象征着幸福与甜蜜。瑞典人发明了肉桂卷,还将每年的10月4日定为肉桂卷日。平安夜,德国人会用肉桂煮红酒,用一杯肉桂红酒迎接圣诞,满屋芳香。 02 药用价值丰富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有多种中药方剂用到肉桂,如十全大补汤、参桂理中丸、姜桂大顺散、活血风寒膏、活血丹、桂附八珍汤、桂苓甘露饮等;用到肉桂药材的中成药也有多种,如桂附地黄丸、桂香祛暑散、桂龙药膏、透骨镇风丹、桂龙药酒、丹桂香颗粒、八味肉桂胶囊、舒肝健胃冲剂等等。 ■补火助阳 当今社会的人身体受寒的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岭南地区,冬天湿冷袭击,夏天还爱吹空调,加上多食冷饮,也容易内损脾胃阳气,寒邪作扼日久,势必损伤元阳。肉桂甘热助阳补火,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常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多与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如补肾阳名方名药“右归饮”等。 ■引火归元 肉桂“引火归元”功效一直为中医家所推崇,即引上浮之火回命门。《医理真传·五行说》中有言曰:“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越”。现代人长期熬夜,又喜欢吃辛辣煎炸食物,一旦发现脸上长痘痘、喉咙痛就喜欢喝凉茶,尤其是广东人,长期使用苦寒之药,重伤脾胃阳气,以致土不伏火,而雷龙之火上扰,表现脸上粉剌、痘痘反复,痘印颜色偏暗,且多服清热剂无效,甚至越用越重,还有头面油腻,精神疲乏,肢冷难温,舌淡或淡暗,边常有齿印,舌体胖和脉沉取无力之象。对于这类人群,我在临床汤剂多加肉桂焗服,健脾阳而补土伏火,引火归元之效显著。 ■散寒止痛 肉桂既能甘热助阳以补虚,又能辛散温通,通行气血经脉、散寒止痛。治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可单用研末,酒煎服,或与干姜、高良姜、荜茇等同用。治风寒湿痹,尤以治寒痹腰痛,本品颇为常用,多与独活、桑寄生、杜仲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活血通经 肉桂辛行温通的能力强,温经通脉的功效胜,故也用治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闭经、痛经等证,可与当归、川芎、小茴香等同用,如少腹逐瘀汤。此外,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在补气益血方中,适加肉桂,能鼓舞气血生长。 肉桂除了入汤剂药用之外,肉桂精油也用于芳香疗法,可以迅速缓解呕吐和肠道痉挛,舒缓情绪困扰或焦虑症状,还可温热患者肌肤,驱赶寒冷,缓解肌肉痉挛、关节炎、风湿症和疲倦酸痛等症状。 03 肉桂全身是宝 “肉桂”是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桂枝”是它的干燥嫩枝,“肉桂叶”是它的干燥叶,“肉桂子(桂丁)”则是它的干燥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其实,樟科植物肉桂其多个部位均可入药,有不同的药名,功效也略有差异。 桂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桂枝善走而肉桂善守,桂枝多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肉桂叶性温,味辛,可温中散寒、解表发汗,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恶寒、胃寒胸闷、脘痛呕吐、腹痛泄泻、冻疮等。肉桂子(桂丁)性温,味辛、甘,归脾、胃、肾、肺经,可温中散寒、止痛止呃,用于心胸疼痛、胃腹冷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肺寒咳喘等。 ‖食疗方 肉桂丁香茶 材料:肉桂1.5克,丁香3克。(1人份) 做法: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温补脾肾、祛寒止痛。 适合人群:脾肾阳虚,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 更多食疗粥方,可以购买《健脾养胃粥方大全》,你与健康只有“一碗粥”的距离。 ‖食疗方 肉桂热红酒 材料:肉桂1.5克,当归5克,红糖适量,红酒ml(1人份) 做法: 1.肉桂,当归同煮; 2.开锅了调小火继续煮10分钟,直到肉桂、当归的香气出来; 3.然后加入红酒、红糖小火略煮至红糖融化即可关火。 功效:温经通络。 适合人群:面黄唇淡、月经量少夹血块、四肢欠温之血虚寒凝痛经者。 更多食疗粥方,可以购买《健脾养胃粥方大全》,你与健康只有“一碗粥”的距离。 提醒:肉桂的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桂皮性热活血,易损胎气,所以孕妇一定要慎食。 肉桂大热,阴虚火旺、血热出血者也不宜食用。 《中国药典》规定,肉桂的内服量为每次1~4.5克,研末冲服量则为每次1~1.5克。若一次性服用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即使正常剂量服用,久服也极易造成蓄积中毒。如果服用后,出现了头晕、目眩、眼胀、眼涩、体痛、心中烦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 应用肉桂重在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临床医生实践中须结合前辈医家应用肉桂的经验,把握其常用配伍及最佳剂量,普通群众更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规范地使用肉桂,方可提高发挥其应有疗效。 -好课推荐-冬季虽然对应的是燥,但是在岭南地区,寒湿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湿气分内湿和外湿两大类。外湿指环境中的湿气重,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冬季,一旦下起冷雨,就是冷冷湿湿的特难受!内湿则主要是饮食造成的。现代人食用过多的生冷饮品、火锅、肥甘厚腻等食物,水液过多难消化,又伤害脾胃! 而脾主运化,如果脾的功能差了、运作超负荷了,无法运化水湿。所以,脾虚是湿气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过来,湿气重同时加重脾虚,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所以祛湿其实是贯穿四季的! 很多人就会说了,我经常喝祛湿汤啊,为什么还是总是湿气很重呢?那肯定是你的方法是错的!首先,湿气分上中下三焦,湿气在上,和湿气在下,祛湿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用祛下焦的湿气的方法来祛上交的湿气,肯定效果就不好。 在黄教授的《正确祛湿26讲》里,详细介绍了9种湿证亚型,38道祛湿食疗方,6种常用祛湿中成药,4种祛湿外治法。让您0基础也能学会正确辨别湿气类型,正确使用这些食疗方、中成药与外治法。只有辨证合适,才能真正祛湿! 现正值双十二钜惠!祛湿课8.8折钜惠,更有折上满减!机会难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9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咋暖还寒季节,高血压吃补品有讲究
- 下一篇文章: 每日学一味中药桑寄生Sangj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