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据统计,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

男∶女为15∶1,平均年龄48.28岁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步趋于年轻化

50%以上的痛风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

那么

痛风到底是什么呢?

痛风到底该怎么治呢?

得了痛风怎么护理呢?

1、痛风到底是什么痛风概述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其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除关节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发病,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h左右达高峰。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发作前多有诱发因素,多为饮酒、高嘌呤饮食、受冷和剧烈运动。

中医将痛风归属“痹证”、“历节”等范畴。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脾、肾功能失调,再因过食膏粱厚味,兼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使湿热、痰饮、瘀血、浊毒内蕴,血脉瘀阻,经络凝闭,气血运行不畅,痰、瘀、湿、热交结关节、骨骼,而致关节肿痛红热、皮下结节。

痛风的分类

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2、痛风到底该怎么治

对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应积极治疗,使患者的血尿酸平稳地保持在正常水平,可极大地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治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其他并发症。

西医治疗

痛风急性期常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止痛;适时应用别嘌呤醇、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应用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以降低血尿酸。

但易出现过敏、皮疹、发热,造血功能障碍及肾功损害等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为原则,主张依据痛风病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并结合辨病治疗。

痛风中医辨证分型一般分为:湿热蕴结型、风寒湿痹型、痰瘀阻滞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

痛风急性期,以湿热蕴结型多见,治疗时须针对湿热毒邪内聚发病的关键因素,重在清热利湿,泄浊解毒,凉血活血,以终止本病急性发作。方用四妙散加减(苍术、黄柏、牛膝、薏仁、黄柏、丹皮、虎杖、土茯苓、萆薢、忍冬藤、山慈菇等)。

急性期治疗除中药内服外,临床上还可采用中医针灸、外敷、敷贴、熏洗等多种方式联合用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痛风缓解期,以脾肾阳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常见。脾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脾肾,去湿化瘀,方药以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杜仲、附片、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丹参)。肝肾阴虚型治宜补肝益肾,除湿活血。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白芍、熟地、杜仲、牛膝、鳖甲、菟丝子、女贞子、伸筋草、土茯苓、萆薢、丹参)。

(痛风患者需在医师辨证指导下用药)

3、痛风的日常护理

(1)节制饮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多饮水,避免暴饮暴食。戒除烟酒、不宜喝大量浓茶或咖啡。

(2)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生活有规律,按时起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紧张与激动,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注意保暖和避寒,鞋袜宽松。

(4)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服药,维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以控制痛风反复发作。

(5)定期检测血尿酸值,1-3个月检测1次,以便了解血尿酸指标,及时调整用药,防治痛风急性发作和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6)了解痛风可能出现的危害,并定期筛查和监测靶器官损害和控制相关合并症。

内容来源: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内容指导:医院中医内科中医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恒芳

4、医师推荐咨询热线

-

-

找到我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y/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