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倪海厦偏方大全

产后风,又叫“月子病”。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

中医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就可能承受产后风的折磨。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

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疼痛等症。

以益气健脾、养血祛风为治。

黄耆散:黄芪、白术、木香、羚羊角、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姜、枣。 

《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双脚痛不可忍者,乃下血虚也。下元清冷,寒邪入骨。”

产后双脚痛

疏风顺气。

乌药顺气散加减:乌药、僵蚕、桔梗、枳壳、天麻、白芷、干姜、川芎、石南藤、陈皮、乳香、麻黄、甘草、桑寄生、葱头、加姜三片。

出自《经效产宝.续编》。多因产后气血亏损,运行无力,又因分娩后百节开张,血液流滞于经络分肉之间;或因恶露过少,瘀血停留,败血入于关节之中;或产后血脉空虚,风寒外袭流注筋脉所致。

⑴气血运行无力者,症见骨节不利,筋脉拘急疼痛,兼头晕心悸,气短懒言,治宜养血活血为主,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⑵败血入于关节者,症见恶露甚少,血色紫黑,关节局部疼痛,触之更剧,方用四物汤加秦艽、桃仁、没药、红花;

⑶风寒外袭者,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肢体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趁痛散。

1.中药药膳熟地红花桑寄生汤材料:熟地15g,红花5g,桑寄生10g,桂圆5个,生姜3片,猪肉g。制作:将所有药材清洗,然后同猪肉一起放入瓦煲,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小时。该汤味微苦,可加入适量红糖。也可滤取汤液煮蛋,沸腾后将鸡蛋敲入煮成荷包蛋,吃蛋喝汤。功效:该汤具有滋补肝肾、通经止痛的作用。2.中药沐足可用黄芪30g、当归15g、鸡血藤30g、杜仲15g、桑寄生15g、牛膝30g、防风15g、宽筋藤30g,煮水放凉至45摄氏度左右,将双腿浸泡在中药液里面,还可以用热毛巾渗透药液后,热敷在关节部位,热敷以局部潮红为度,避免烫伤,沐足时间为20~30分钟,可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中药药液沐足,可以益气血,温经络,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温灸疗法艾灸的特点是利用灸火的温热,祛除体内风寒湿邪。产后妈妈多气血虚弱,适当采用温灸疗法,可以起到补虚通阳、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化瘀、调理气血作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出汗后注意着凉;

(2)运动后注意着凉;

(3)不能过度疲劳;

(4)不能用凉水洗澡;

(5)多休息,自然运动为好;

(6)不能食辛辣生冷食物;

(7)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不易生气,不易着急;

(8)心情开朗,少思少想   

学习男科偏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cf/1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