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门诊治疗规范
治白癫疯办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49431.html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门诊 治疗标准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BNS)。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②常发生于青壮年; 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跖屈肌力减弱; ⑥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⑦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着重,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侧卧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五)治疗方法 1.中医药适宜技术 (1)毫针刺法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重于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为主,亦可取患椎旁华佗夹脊穴。 主穴:腰阳关、腰夹脊、环跳、殷门、阳陵泉、委中、承山 辨证配穴: 血瘀气滞证:加血海、膝阳关; 寒湿痹阻证:加足三里、丰隆; 湿热痹阻证:加阴陵泉、足三里; 肝肾亏虚证:加三阴交、太溪、肾俞。 操作方法:一般肢体患侧取穴,根据辨证采取相应针刺补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 (2)推拿疗法 ①松解类手法:如循经按揉法、掌根直推法、弹拨搓揉法、滚揉舒筋法等。 ②整复类手法:如俯卧拔伸法、斜板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转板法等。 ③结束类手法:如揉擦法、拍打法、拍揉法等。 (3)艾灸疗法 取穴:腰阳关、腰夹脊、环跳、殷门、阳陵泉、委中、承山等。 操作:每次选用5个穴位,连续施灸20分钟,至局部皮肤温热发红,患者能耐受为度,隔日治疗1次,7天一个疗程。 (4)针刀疗法 松解腰椎肌肉、筋膜、关节囊的痉挛、钙化,调整脊柱的力平衡、矫正腰椎后凸的曲度和侧弯的畸形,使椎间盘随腰椎弧度的改善移开神经根。松解腰椎间孔内外口的粘连和增生,给神经根减压。松解臀部及下肢肌肉筋膜的损伤点,消除坐骨神经的继发卡压。一周一次,一次为1疗程。 (5)拔罐疗法 腰部病变部位选取压痛点或穴位拔罐治疗。 (6)熏洗疗法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好的中药汤剂,先以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度时再以药水浸洗患处,一日一次,每次20分钟。 (7)穴位敷贴疗法 急性期用定痛膏及其他活血止痛类膏药;缓解期及康复期用狗皮膏或其他温经通络的膏药。可配合耳穴压豆治疗。 (8)其他疗法: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牵引疗法,红外线照射、蜡疗、中药离子导入、电脑中频、电磁疗法、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①血瘀气滞证 主症: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推荐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牛膝、地龙。 ②寒湿痹阻证 主症:腰腿部冷痛着重,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 常用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地黄。 ③湿热痹阻证 主症: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剂:羌活胜湿汤。 常用药: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川芎。 ④肝肾亏虚 主症: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侧卧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剂:地黄饮子加减。 常用药: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桂枝、茯苓、菖蒲、远志、白芍。 (2)中成药。根据中医证候,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如痛血康胶囊、筋骨痛消丸等。 (六)疗效评价 1.腰部及下肢疼痛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 2.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同是中医药人,共勉!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cf/9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肝不好的30个信号,转给你关心的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