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的胃痛反反复复
胃痛分很多情况,有胃脘怕冷,虚寒型,也有烧心胃脘疼湿热型,有胃脘饱胀,痞满堵塞寒热错杂型,有生气心情抑郁导致肝胃不和型等诸多类型。 需要根据各自情况不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有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随便只是止痛,或者单纯按照幽门螺杆菌感染来治疗,往往没有效果,会导致反复发作。 1.有比较怕冷,腹部冰凉,喜欢暖,喜欢按揉,这种属于虚寒型。治疗需要温阳散寒。患者往往面黄体弱,免疫功能低下,经常生病。很多女性和小孩老人大多都是这一情况。 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一分胃气,便有一份生机。脾胃主饮食的运化吸收,生成气血。 素体阳虚,或者大病久病之后,以及暴饮暴食易伤脾胃,都容易导致脾虚不能吸收水谷,导致气血亏虚,全身乏力,头昏头晕,甚则心慌气短。 或者有些人贪吃寒凉,损伤脾胃。有些人是特别爱吃冷饮的,不只是小孩子,很多人爱吃辛辣,胃火过旺,这个时候就特别爱吃冷饮,感觉冰爽舒服。但这些冰冷之物,很容易损伤脾阳,导致胃脘寒饮停滞。出现白痰,腹部胖大,全身困重,头身沉重等症状。 治疗需要温阳散寒止痛,常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 2.爱吃辛辣,容易导致胃火过旺,容易出现胃脘烧灼,疼痛。也就是最为常见的烧心。大多伴有反酸饱胀。治疗需要清降胃火,常用苏连丸。 除了辛辣,很多人爱吃肉食,烤肉,容易出现胃脘饱胀面部油腻,头发油腻、恶心,全身困重等湿热内盛的症状,治疗需要清热利湿。常用连朴饮。 3.也有人是长期心情郁闷,爱生气,肝气不舒,继而胃脘疼痛饱胀。反酸烧心。治疗需要条畅心情,疏肝解郁。常用柴胡疏肝散、越鞠丸来治疗。 有不少人采用西医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方案后,还是反复发作。包括很多西医医生也推荐中医治疗。导致很多西医医生不由得慨叹: 中医治本,的确有很强优势,西医对症治疗,往往只是解决了皮毛,并没有从根本改变病机。 病人里面有不少西医医生,对中医却充满了兴趣,他们随着学习越来越深入。有些人是博士,主任医师,对西医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大感失望,但对中医理论以及疗效,充满了尊敬与向往。 ****女36岁 -8-2 脉濡滑,舌暗红,苔薄白腻。边有齿痕。 胃脘疼间断发作一年。 去年偶尔疼,最近反复发作。隐隐疼。吃饭后就疼,不吃饭也疼。腹部不凉。喜欢暖吃热的舒服,吃辛辣也会疼。不打饱嗝。晨起恶心。例假提前一周。量少,腰疼。怕凉,喜欢暖。生两个孩子。没有流产过。痛经偶尔会疼。喜欢暖,腰困。 手脚无水肿,身侧膝关节疼。右侧颈椎僵硬。 全身不怕冷。爱吃辛辣。 没有反酸烧心。有点便秘。精神还好。轻微胆结石。无口苦,有时候有点口干。 平时爱生气。轻微恶心。 诊断:阳虚受寒血虚 治疗:温阳散寒养血 处方: 桂枝12炒白芍18炙甘草12高良姜10 香附10焦杜仲12桑寄生18葛根18 小茴香12白术18黄连9 法半夏12 蜂蜜 生姜3片大枣6个掰开 -8-8 服用第一天,基本就不疼了。现在胃部不疼了。没有吃早饭前有一点点疼。 大便偏干。腰疼基本消失,腹部不凉。喝药过后口特别干。 颈椎僵硬好多了。 晨起恶心轻微。膝盖坐久了,起来还有点疼,一个动作时间长还有点疼。 例假量少。 舌红,苔薄白。 诊断:阳虚受寒血虚 治疗:温阳散寒养血 处方: 桂枝12炒白芍18炙甘草12高良姜10 香附10焦杜仲12桑寄生18葛根18 小茴香12白术18黄连9法半夏12 当归12川芎10熟地18 蜂蜜 生姜3片大枣6个掰开 按: 本案患者就是胃痛,吃辛辣会痛,喜欢吃热的。病情反反复复。近来明显。 吃辛辣会疼,说明有热。吃寒凉会痛,说明有寒。有寒有热,只能寒热并治。 桂枝汤良附丸以温阳,黄连以清热,六副之后,诸证基本消失。 这个患者的情况相对较为简单。很多中老年患者,病情时间较长,拖延较久。有不少人一直忍着不看,到后来发现,已是肿瘤,很是惋惜。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有一分胃气则生,无一分胃气则死。脾胃不只是主饮食水谷的吸收,在人体免疫功能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新冠,实际上就是形成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湿邪困厄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西医抢救,往往各种插管,不让饮食。患者脾胃功能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免疫功能降低。预后往往较差。 人,就是要能吃饭。吃的好,睡的香,自然无病。但眼下,吃不下,睡不着却已经成为常态。所以往往病情丛生。 厚朴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xz/10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本草节气志小暑神清夏日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