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以血为本”,治斑遵循妇科调经规律

补肾是中医调整月经的基本治则,月经与颜面生斑关系密切。因此,注重调经与治斑相结合。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肾阳充则经脉得以温养,寒凝血滞乃通,颜面得以濡养则斑自退,肾阳虚则蒸腾气化无权,阴气弥散,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而成“黧黑斑”。其次,血气失调与颜面生斑关系密切,“肾藏精,精化血”,肾气充则血气化生有赖,血气充则颜面气血调畅,斑自退。

重视疏调气机的运用

中医理论认为妇人病多忧忿郁伤情,在治疗黄褐斑中注重以疏调气机为基础。疏调气机的核心或关键在于舒展肝气,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以保持人体气机的调畅运行。五行之中,肝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当其处于正常状态时可有舒畅情志,疏利气机,疏泌胆液,疏调月经,疏通三焦作用。且肝“藏血”,肝血充沛则肝体和柔,气机调畅,血运通顺,爪甲荣润。肝主“谋虑”,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肝气条畅,则气血调和,有望缓解或消除由气机不畅所致各种继发性病变和有关症状。

重视调理五脏

“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滞血瘀,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或肝血不足,血液亏虚,颜面气血失和而斑自生”。故调理黄褐斑的同时配与疏肝理气。五行学说认为肾主水,肺主金,五色中黑主肾,白主肺。由“金水相生”理论,从肺论治黑色皮肤病变。故常佐以宣利肺气之品,如防风、蒺藜、薄荷、白芷、桑白皮等。

心为“君主之官”,对各脏器和物质具有统领和主宰作用。若心气不充则心血亏少,血行瘀滞,不能上濡于面,颜面失养而生斑。故治疗中常佐以酸枣仁、五味子、远志等养心宁心之品。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对衰老进程有重要作用,若因饮食不节,或忧思伤脾,皆会导致脾失健运,运化失职,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面色萎黯不华。故常佐以茯苓、白术、山药、苡仁等益气健脾。“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肾精盛衰影响血液的盈亏,颜面生斑与气血失调关系密切,常配以续断、桑寄生﹑枸杞子等滋补肝肾之品。

重视中药配伍规律

结合中药特点与黄褐斑妇女生理病理特点,重视中药配伍,如养血补肾不碍脾运化,酌情配伍苡仁、茯苓、白术、陈皮等健脾益气之品,遵循阴阳互根互用原理,补阳时不忘养阴,补阴时酌情配伍补阳药。

重视“热”“火”“瘀”在黄褐斑发生中的重要性

《灵枢》“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气而不行,不行则卫气”。

预防与调护相结合

面部久暴日光之下,易诱发和加重黄褐斑,日毒是导致黄褐斑的原因之一,因此嘱患者平素防止日光暴晒及辐射,停止使用化妆品,日以清水洁面,多吃瓜果蔬菜,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促进色素减退,忌食辛辣肥甘,保持大便通畅及心情愉悦。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精神紧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jishenga.com/sjsyy/10384.html